|
5.jpg (89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23 09:36 上傳
興平市西城街道辦官莊村5組,小孩的頭部被撞傷,貼著創(chuàng)可貼 本報記者 侯建勛 攝
8歲小女孩、親生母親、每天挨打。當把這些詞語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小楊怡的童年生活?!皫缀趺刻於寄芸匆娝蚝⒆?,手里拿什么東西就用什么東西打,孩子身上到處都是傷,才幾歲的孩子,太可憐了……”村里人稱,他們都不敢相信親生母親會將自己的孩子打得鼻青臉腫、口鼻流血,但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他們身邊發(fā)生。
村民看見
幾乎每天都打孩子
昨日上午,興平市西城辦官莊村的張英在通往該村小學的路上,看見同村8歲女孩楊怡的面部淤青,額頭有碰傷的痕跡,略微發(fā)腫,鼻子還流著鮮血。“肯定又是她媽打的?!睆堄⑿奶鄣卣f,楊怡太可憐了,幾乎每天都要遭到她母親李菲的毆打。不但在家打,而且經(jīng)常還會攆到學校門口打孩子。
張英說,有一次李菲將女兒從家門口一直打到學校,到了校門口仍不罷休,還將女兒的一縷頭發(fā)拽下來?!昂⒆由砩系教幎际莻?,可憐得很?!睆堄⒎Q,有一次孩子挨了打,她問是怎么回事,孩子說媽媽讓她寫還沒有學習的功課,她告訴媽媽老師沒有教,她不會,由此招來媽媽的一頓暴打。
同村的馮磊證實了張英的說法,他稱自己的孩子也在村里小學上學,他經(jīng)常在學校門口看見李菲毆打女兒,別人看見小孩可憐,勸說她不要打,會引來她的辱罵,因此也沒人敢勸說她。
“有一次,就在校門口,她媽對娃腳踢拳打的,打得娃渾身是傷?!瘪T磊稱,他幾乎每天看見李菲毆打女兒,有時手里拿著棍子,有時拿著掃把。
“還有一次,把娃的耳朵都扯得流血了?!薄霸龠@樣下去,真害怕她哪天將娃打死了?!闭f起李菲打孩子的事情,村子里的人都說經(jīng)常都看見楊怡身上有傷。
孩子自述
被母親按著頭撞墻
昨日,在西城辦婦聯(lián)主任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李菲家。
當不到30歲的李菲被問到孩子臉上的傷是怎么回事時,李菲解釋,孩子早上起床,在沒有給她打招呼的情況下,自己開煤氣灶燒水,滿屋子都是煤氣的味道很危險,她急忙推開門關煤氣時,不小心將站在門后的孩子推在墻上,撞傷了臉。
在另一間屋子,記者見到正在看書的楊怡,小女孩長得很單薄,一邊臉的皮膚很白皙,而另一邊臉一片淤青,額頭上貼著一張創(chuàng)可貼,鼻子上有凝固的血跡。
她看起來很膽怯,尤其是在說到“媽媽”二字時,她略微地顫抖了一下。問起她臉上的傷是怎么回事時,她用很小的聲音說,早上起床洗臉,發(fā)現(xiàn)沒有熱水,于是就自己打開煤氣灶燒洗臉水。但被媽媽發(fā)現(xiàn),按著她的頭往墻上碰。
楊怡說完,指著身后的一個大炕,說她和爺爺睡在這張大炕上,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睡在里邊院子的屋子。因為爺爺在給一家工地看大門,一周只能回來一次,其余時間她都要一個人睡覺。楊怡睡覺的屋子,距離她媽媽的屋子有10米左右的距離。當問她每晚一個人睡覺是否害怕,她搖搖頭說不害怕。
在交流中得知,楊怡在學校學習很好,經(jīng)常會考班級第一名。
母親辯解
小孩缺點太多
面對女兒滿臉的傷,李菲從始至終沒有承認自己動手打過孩子。她說孩子膽小,而自己說話聲音又大,孩子犯錯誤時,只要她一說,孩子就會受到驚嚇,又哭又跑。跑的時候經(jīng)常會摔傷。
同時,她也訴說了孩子的一大堆缺點:
孩子都好幾歲了,但晚上還往炕上撒尿。
孩子有多動癥,老喜歡在課堂上做小動作,為此還被老師送回家。
孩子不愛惜書本,經(jīng)常將其撕爛。
孩子每次犯了錯誤,雖然口頭向她承諾不會再犯,但下次還會重復同樣的錯誤……
李菲稱,因為丈夫工作忙,而公公又喜歡打麻將,兩個孩子都由她一個人帶很累,所以在孩子犯錯誤時,難免會大聲喊叫,但絕對沒有像村里人說的那樣毆打孩子。同時,她表示會在以后改變教育方式,盡量小聲對孩子說話。
親戚回憶
母親說孩子長得不心疼
村里人對于李菲的評價僅有兩句話,“平時不跟人來往,”“經(jīng)常毆打她女兒?!贝謇锶苏f,李菲原本在外地打工,孩子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去年奶奶去世了,孩子就經(jīng)常遭到媽媽的毆打。并且有人說,她在勸李菲不要打孩子時,李菲說孩子長得不心疼,而且跟她也不親。
有一個自稱是孩子親戚的人說,她曾經(jīng)看過孩子的身上到處是傷。她說,李菲經(jīng)常會指使孩子去跟看工地大門的爺爺要錢,每次只要孩子要不到錢,便會遭到李菲的毒打。而被問到孩子的父親時,她說孩子父親管不了孩子的母親。
?。楸Wo未成年人的隱私,以上名字均為化名)
本報記者杜琳
◎編后
沉默是恥辱
8歲女童被親媽毆打到鼻青臉腫,渾身是傷,本就是一件令人痛惜發(fā)指的事情。而周遭之人的沉默,更讓他們成為女童長期受虐的幫兇。
近期有關老人摔倒無人敢扶,小悅悅被車碾壓身亡等多起拷問人們良心的事件依然歷歷在目,我們聲討、譴責,卻忽視了發(fā)生在身邊的悲劇。由此事的采訪中可以得知,附近村民不只一人看到過女童被虐,有些人稍加勸阻被其母斥責后就選擇沉默,原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理念依舊頑固。
如果說村民的沉默可以用與小女孩無任何關系解釋,那學校老師及婦聯(lián)工作人員怎能放任這種行為的發(fā)生,并且長期存在?女童帶著傷痕累累的臉去上課,講臺上的老師怎能熟視無睹?這種無視行為是對“關心每一個孩子”莫大的諷刺。
老師多管一點,校長關注一點,婦聯(lián)工作人員工作深入一些,女童就不會有遍體鱗傷的身體,但集體選擇沉默,才讓事態(tài)發(fā)展到令人發(fā)指的階段。沉默是金?不,當沉默在該吶喊的時候出現(xiàn),沉默就是恥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