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用戶從未簽到
七級
游山玩水新生活,現(xiàn)代的咸魚理念
- 積分
- 26775
|
調(diào)整大小 IMG_0078.JPG (6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25 19:18 上傳
調(diào)整大小 IMG_0076.JPG (67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25 19:18 上傳
周陵是西周文王、武王的陵墓。位于咸陽市渭城區(qū)周陵鎮(zhèn)。1957年被陜西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周陵祭祀的源流
周文王和周武王,以他們繼承和發(fā)展周族先祖后稷和公劉開創(chuàng)的農(nóng)耕文化及翦滅殘暴的商紂政權(quán)的功績,使他們在中華文明史上,享有崇高的威望。三千多年以來,中華土地上的各族政權(quán),無不對他們尊崇備至。文王、武王、周公等人也就成了華夏子孫共同崇拜的偶像,受到各代人的以祭祀方式表達(dá)的敬仰和懷念。日久天長,祭祀方式也經(jīng)歷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廟祭到陵祭的演變。
(一)、廟祭。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在洛陽尋找周的后裔,找到一名叫姬嘉的人作為周室的繼承人。賜給他土地三十里,民三千戶,封他為周子南君,世代在這里祭祀周人的祖先(地在今河南汝州市)。元帝初元五年(前44年),姬嘉之孫姬延年進(jìn)爵為承休侯。此外,《漢書·地理志》和《漢書·郊祀志》記“湖(地在今河南省靈寶之西),有周天子祠二所”、“虢(今陜西寶雞縣虢鎮(zhèn)),有黃帝子,周文武祠”。以上所記的兩處周文王、武王祠,一在關(guān)中以西的虢,一在關(guān)中以東的虢。
東漢后期,在漢家陵闕衰落的同時(shí),被曹丕所說“人以為”的周文王陵、武王陵卻在民間被尊奉起來。此后,有了《魏書·地形志》所記的“石安縣有周文王祠”。北魏時(shí),長安的州牧和郡守常祀周文武廟。延興四年(474年)四月,魏孝文帝派東陽王拓跋丕在長安祭周文王和周武王廟,算是秦漢以后對周文武王的最高規(guī)格的祭祀。唐貞觀、顯慶、天寶等年間,均祭周文王于豐,祭武王于鎬。憲宗元和七年(812年),“束力周文王、武王祠宇,在咸陽者,宜令有司精加修飾(《文獻(xiàn)通考》)?!?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東漢以后,官方對周文武王的祭祀,有的在渭北的咸陽,有的在渭南的長安;唐代中后期,也有了由渭南向渭北轉(zhuǎn)移的趨勢。
?。ǘ?、陵祭。咸陽原上的周文武陵,從發(fā)生祭祀到現(xiàn)在,已有約1800年的歷史。它的發(fā)展歷程,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由東漢末到五代末,即公元220—960年。這700多年里,是“俗名”階段。在此階段內(nèi)發(fā)生的祭祀活動,只能是民間的祭祀活動。但在一定條件下,也不排除官祭的可能。第二階段,由北宋初開始,是官方在咸陽祭祀周陵的階段。宋開寶六年(973年)創(chuàng)立的《大宋新修周武王廟碑》(此碑現(xiàn)存咸陽市博物館)記載:“我皇所以覽虎觀之史籍,披職方之圖志,豐邑故地,得其舊陵。因命守臣,躬往省視:乃曰陵寢如故,而荒榛之路弗禁於樵探;廟宇甚陋,而牲牢之奠無聞於俎饌……”該館還存有同年刻立的《大宋新修周康王廟碑》一通。宋王朝決定對周文、武王陵“各置守陵五戶,歲春秋祠以太牢”(《宋史·禮八》)。金代,在京兆府(未著詳址)對周文武王三年一祭?!对贰窡o周陵祭祀之記,官祭只有河南湯陰故久里城(周文王被殷紂王囚禁之處)的周文王祠和陜西岐山的周公廟。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人勘察咸陽的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以及漢高祖、景帝、武帝等陵。發(fā)現(xiàn)諸陵的陵寢被盜發(fā)者掩埋好,陵丘被破壞者填補(bǔ)好,陵廟被拆損者修葺好。每陵設(shè)陵戶五人守視,每三年,朝廷出祝文、香帛,周陵傳制遣太常寺樂舞生及有司前往陵前致祭。陵廟所在地的官司,“以春秋仲月上旬(即夏歷二月和八月的前十天),擇日致祭”。
清代至民國,在明代祭祀制度的基礎(chǔ)上,擴(kuò)大了祭祀范圍:由周文、武、成、康四王擴(kuò)大至周公、太公、畢公等王公陵墓。其次,因咸陽境內(nèi)陵墓太多,祭祀任務(wù)由附近各縣分擔(dān)。其中周文、武陵和周公、太公墓由咸陽分祭;成王陵由周至分祭;康王陵由戶縣分祭。
周陵的陵園,在明、清多次重修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1929年、1934年兩次大維修和擴(kuò)充之后,柏林環(huán)繞,殿屋輝映,在 郊原營造了可與山東孔林相匹的、被稱為“咸陽祭周,曲阜祭孔”的祭祀和游覽勝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