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的是‘虛擬男友’,對方居然是個女的,幻想全碎了,這咋維權?”昨日,讀研二的小方給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在網上租了個“虛擬男友”,微信語音時發(fā)現對方竟是女孩,小方哭笑不得。 小方24歲,前不久她無意在某購物網站上發(fā)現有店鋪在出售“虛擬男友”。她說:“對我這種戀愛經歷少得可憐,還滿腦子幻想的女生是絕對福音??!于是,我也拍了1個小時的?!彪p方一開始是通過微信文字聊天。小方說:“對方很溫柔,聊得很投機,我就購買了1個月的服務,花了近1000元?!?/font> “昨天我忽然很想聽聽對方的聲音,‘他’一直推脫自己感冒了嗓子不好,后來我堅持,對方才說自己是個女孩?!笨扌Σ坏玫男》礁械胶軕嵟骸疤粚I(yè)了,我要維權。” 記者就小方的遭遇在街頭進行了隨機采訪,一半受訪者說:“沒必要維權。”也有受訪者認為“應該維權”。記者看到,小方購買服務的網店生意火爆,最近1個月有2579次交易記錄,女性消費者占很大比例。 對于這個問題,知名的互聯網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表示:網上租的“虛擬男友”為女性,這是否為消費欺詐很難界定,因為賣家發(fā)布的信息有限且模糊,買家很難確定自己購買的到底是“男友”,還是“男友身份的陪聊服務”,想真的維權難度很大。因為網絡欺詐維權具有責任主體確認難的特點,銷售商是否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在哪登記、能否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注冊資金數目、公司住所地等等問題,對消費者來講茫然無知,一旦產生買賣糾紛,責任主體難以確認。更何況還存在著訴訟管轄法院確認難、對網絡欺詐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界定不明和訴訟成本較高等問題。而且網絡上魚龍混雜,女性極容易對“虛擬男友”產生好感,若女生情網深陷,對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都是很大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