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屬分類: 論壇 市民交流

本版主題: 46177

今日更新: 0

投訴爆料、建言獻策、城市建設、交通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求助互助、咸陽論壇。
發(fā)布新主題

漢族傳統(tǒng)歷法簡述

0 / 4693

該用戶從未簽到

185

主題

308

回帖

1029

積分

五級

衣冠之美禮儀之大,在于華夏

積分
1029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12-29 01:5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縱觀中國古代歷法,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大致說來包括推算朔望、二十四節(jié)氣、安置閏月以及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計算等。當然,這些內容是隨著天文學的發(fā)展逐步充實到歷法中去的,而且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如果再將這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細分的話,大致又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即古歷時期: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歷法;中法時期:從漢太初元年以后,到清代初期改歷為止。這期間制訂歷法者有七十余家,均有成文載于二十四史的《歷志》或《律歷志》中。諸家歷法雖多有改革,但其原則卻沒有大的改變;中西合法時期:從清代期蘇會傳教士湯若望上呈《新法歷書》到辛亥革命為止;公歷時期:辛亥革命之后,于1912年孫中山先生宣布采用格里高歷(即公歷,又稱陽歷),即進入了公歷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采用公歷的同時,考慮到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實際需要,還頒發(fā)中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歷。

  在我國,根據(jù)傳說,在黃帝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歷法,但不足為憑。帝堯時代有粗疏歷法的傳說,可能還稍有根據(jù),據(jù)成書于春秋時代的典籍《尚書·堯典》所載,帝堯曾經(jīng)組織了一批天文官員到東、南、西、北四方去觀測星象,用來編制歷法、預報季節(jié),但有關歷法的材料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

  成書年代不晚于春秋時代(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夏小正》按12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了當月星象、氣象、物候,以及應該從事的農(nóng)業(yè)和其他活動。例如,書中記載道:
  正月,鞠則見,初昏參中,斗柄懸在下。
  三月,參則伏。
  四月,昴則見,初昏南門正。
  五月,參則見,初昏大火中。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七月,漢案戶,初昏織女正東鄉(xiāng),斗柄懸在下則旦。
  八月,辰則伏,參中則旦。
  九月,內火,辰系于日。
  十月,初昏南門見,織女正北鄉(xiāng)則旦。

  由《夏小正》給出的記述可以推知,夏代歷法的基本輪廓是,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之外,每月均以某些顯著星象的昏、旦中天,晨見、夕伏來表示節(jié)候,這雖然不能算是科學的歷法,但稱它為物候歷和天文歷的結合體可以的,或更確切地說,在觀象授時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渡袝虻洹分幸灿涊d了古人利用顯著星象于黃昏出現(xiàn)在正南天空來預報季節(jié)的方法,這就是著名的“四仲中星”,書中說:“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蓖魄罂芍?,“四仲中星”至晚是商末周初時代的實際天象,可見,至遲在商末周初人們利用星象預報季節(jié)已經(jīng)有相當把握了。

  夏代已經(jīng)有天干紀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復始地記日,夏朝末代的幾個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稱就是佐證。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發(fā)展為干支紀日,即將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順序配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周循環(huán)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時的一塊牛胛骨上面刻著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兩個月共計60天,這也許就是當時的日歷。還發(fā)現(xiàn),有一組胛骨卜辭記著兩個月共計59天,這證明商代已經(jīng)有大、小月之分了,即大月30日,小月29日。另外,卜辭中還有分一年為13個月的多次記載,這又證明商代已經(jīng)用閏月來調整節(jié)氣和歷法的關系了。從大量干支紀日的材料分析,學者們對商代歷法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商代使用干支紀日、數(shù)字記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閏月,亦有連大月;閏月置于年終,稱為十三月;季節(jié)和月份有較為固定的關系。

  “我國歷法之發(fā)生,有謂始于堯,即以《書經(jīng)·堯典》有‘歷象日月星辰’之語為據(jù)。又同書《甘誓》之云:‘威侮五行,怠棄三正?!聪恼?、殷正、周正)《大戴禮記》中亦有《夏小正》一篇。再孔子常謂‘行夏之時’。有論者據(jù)此又謂歷法始于夏。實則歷法之發(fā)生,應有一個大前提,即必在農(nóng)業(yè)普遍興盛于世之后。此證諸世界古國如埃及、巴倫比之歷史,斑斑可考。夏人普遍尚過著漁獵畜牧生活,焉能有歷法?!稌?jīng)》、《虞書》、《夏書》都是后人偽作(注21),所言歷法,自不可信……孔子托古改制,言必稱三代,故以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并列,而不知殷周雖有輅冕,夏則無‘時’。三正之說,或許始于戰(zhàn)國時人為改革歷法而做的宣傳……故歷法之發(fā)生,不始于畜牧時代之夏,而始于農(nóng)業(yè)興盛之殷?!保ㄕ渣S現(xiàn)璠著《中國殷代社會史》,1950年4月,又載黃現(xiàn)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xiàn)璠學術論文選》第286-359頁収錄《殷周社會考》一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周代在繼承和發(fā)展商代觀象授時成果的基礎上,將制訂歷法的工作推進了一步。周代(大允是春秋中葉,即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經(jīng)發(fā)明了用土圭測日影來確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長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節(jié)氣的方法,這樣再加上推算,就可以將回歸年的長度定得更準確了。周代的天文學家已經(jīng)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并能夠定出朔日,這可以從反映周代乃至周代以前資料的《詩經(jīng)》中得到證實,該書的《小雅· 十月之交》中記載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朔月”二字在我國典籍中這是首次出現(xiàn),也是我國第一次明確地記載日期(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日食。周代歷法的第三個進展是,到春秋末至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定出回歸年長為365日,并發(fā)現(xiàn)了19年設置7個閏月的方法。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誕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科學歷法——四分歷。在歐洲,羅馬人在公元前43年采用的儒略歷中,也用365日這個數(shù)據(jù),但比我國晚了大約500年左右。19年7閏法,古代希臘人默冬在公元前432年才發(fā)現(xiàn),比我國也晚大約100年。四分歷的問世,標志我國歷法已經(jīng)進入了相當成熟的時期。當時各諸侯國分別使用的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即人們所統(tǒng)稱的古六歷,其實都是四分歷。四分歷問世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歷代編歷家屢有改革,遂使中國古代歷法不斷完善,內容亦日趨豐富起來。對四分歷的第一次改革,當屬西漢武帝時期由鄧平、落下閎等人提出的八十一分律歷。由于漢武帝下令造新歷是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故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并規(guī)定以十二月底為太初元年終,以后每年都從孟春正月開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終。這部歷法即叫做《太初歷》。這部歷法朔望長為29日,故稱八十一分法,或八十一分律歷。

  《太初歷》是中國有完整資料的第一部傳世歷法,與四分歷相比其進步之處有三點:以正月為歲首,將我國獨創(chuàng)的二十四節(jié)氣分配于十二個月中,并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從而使月份與季節(jié)配合得更合理;行星的會合周期測得較準確,如水星為115.87日,比現(xiàn)在測量值115.88日僅小0.01日;采用135個月的交食周期,即一食年為346.66日,比今測值只在0.04日。

  東漢末年劉洪(公元158-167年)制訂的《乾象歷》,首次將回歸年的尾數(shù)降至1/4以下,成為365.2462日;他第一次將月球運行有快、慢變化引入歷法,成為第一部載有定朔算法的歷法,這部歷法還給出了黃道和白道的交角數(shù)值為六度左右,并且由此推斷,只有月球距黃、白道交點在十五度以內時,才有可能發(fā)生日食,這實際上提出了“食限”的概念。

  中氣和十二個月的對應關系
  月份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中氣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滿 夏至 大暑
  黃經(jīng) 330° 0° 30° 60° 90° 120°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氣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黃經(jīng)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南北朝時代的祖沖之,首次將東晉虞喜(公元281-356年)發(fā)現(xiàn)的歲差引用到他編制的《大明歷》中,并且定出了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差一度的歲差值,這個數(shù)值雖然偏大,但首創(chuàng)之業(yè)績是偉大的。祖沖之測定的交點月長為27.21223日,與今測值僅差十萬分之一。到了隋代,劉焯(公元544-610年)在制訂《皇極歷》時,他采用的歲差值較為精確,是七十五年差一度。劉焯制訂的《皇極歷》還考慮了太陽和月亮運行的不均勻性,為推得朔的準確時刻,他創(chuàng)立了等間距的二次差內插法的公式,這一創(chuàng)造,不僅在中國制歷史上有重要意義,在中國數(shù)學史上亦占重要地位。

  唐代值得介紹的歷法還有《大衍歷》和《宣明歷》。

  唐代一行在大規(guī)模天體測量的基礎上,于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撰成《大衍歷》的初稿,一行去世后,由張說和陳玄景等人整理成書。
  《大衍歷》用定氣編制太陽運動表,一行為完成這項計算,發(fā)明了不等間二次差內插法。《大衍歷》還用了具有正弦函數(shù)性質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內插法,來處理行星運動的不均性問題。《大衍歷》以其革新號稱“唐歷之冠”,又以其條理清楚而成為后代歷法的典范。

  徐昂制訂的《宣明歷》頒發(fā)實行于長慶二年(公元822年),是繼《大衍歷》之后,唐代的又一部優(yōu)良歷法,它給出的近點月以及交點月日數(shù)分別為27.55455日(今測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測值27.2122206日);它尤以提出日食三差,即時差、氣差、刻差而著稱,這就提高了推算日食的準確度。

  宋代在三百余年內頒發(fā)過18種歷法,其中以南宋楊忠輔制定的《統(tǒng)天歷》最優(yōu)。《統(tǒng)天歷》取回歸年長為365.2425日,是當時世界上最精密的數(shù)值,歐洲著名的《格里高歷》,即當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其回歸年長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頒發(fā)),但比《統(tǒng)天歷》晚了383年?!督y(tǒng)天歷》還指出了回歸年的長度在逐漸變化,其數(shù)值是古大今小。

  宋代最富有革新的歷法,莫過于北宋時期沈括提出的十二氣歷。我國歷代頒發(fā)的歷法,均將十二個月分配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如遇閏月,所含閏月之季即四個月;而天文學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jié)令,做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所以,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在歷法上難以統(tǒng)一。針對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氣”為一年的歷法,后世稱它為《十二氣歷》。沈括在他的名著《夢溪筆談》中寫道:“直以立春之日為孟春之一日,驚蟄為仲春之一日,大盡三十一日,小盡三十日;歲歲齊盡,永無閏月。十二氣常一大一小相間,縱有兩小相并,一歲不過一次?!薄妒鈿v》實為一種陽歷,它既與實際星象和季節(jié)相合,又能更簡便地服務于生產(chǎn)活動,可惜,由于傳統(tǒng)習慣勢力太大而未能頒發(fā)實行。

  中國古代歷法,歷經(jīng)各代制歷家的改革,至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訂的《授時歷》達到了高峰。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制訂《授時歷》過程中,既總結、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又研制大批觀天儀器;在此基礎上郭守敬主持并參加了全國規(guī)模的天文觀測,他在全國建立了27個觀測點,其分布范圍是空前的,南起北緯15°,北至北緯65°;東邊起東經(jīng)138°,西至東經(jīng)102°。這些地點的觀測成果為制訂優(yōu)良的《授時歷》奠定了基礎。《授時歷》博采眾家之長,如朔望月、近點月、交點月等數(shù)值,采用了金代趙之微《重修大明歷》的數(shù)據(jù);回歸年長則取《統(tǒng)天歷》的數(shù)值等?!妒跁r歷》創(chuàng)新之處頗多,如廢棄了沿用已久的上元積年;取消了用分數(shù)表示天文數(shù)據(jù)尾數(shù)的舊飛;創(chuàng)三次差內插法求取太陽每日在黃道上的視運行速度和月球每日繞地球的運轉速度;用類似于球面三角的弧矢割圓術,由太陽的黃經(jīng)求其赤經(jīng)、赤緯,推算白赤交角等。

  《授時歷》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制成,次年正式頒發(fā)實行,一直延用到明亡(公元1644年),長達363年,足見《授時歷》的精密。

  明代末年,一批懂天文學的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傳教,中國學者向他們學習了歐洲天文學的計算方法。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和崇禎二年五月乙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欽天監(jiān)預報有錯,而徐光啟按西法預報均得應驗。于是,崇禎皇帝接受禮部建議,授權徐光啟組織歷局,修訂歷法。徐光啟除選用中國制歷家之外,還聘用了耶穌會士鄧玉函、羅雅谷、湯若望等人來歷局工作。歷經(jīng)五年的努力,撰成46種137卷的《崇禎歷書》,該歷書引進了歐洲天文學知識、計算方法和度量單位等,例如采用了第谷的宇宙體系和幾何學的計算體系;引入了圓形地球、地理經(jīng)度和地理緯度的明確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學的準確公式;采用歐洲通用的度量單位,分圓周為360°,分一日為96刻,24小時 ,度、時以下60進位制等。徐光啟的編歷,不僅是中國古代制歷的一次大改革,也為中國天文學由古代向現(xiàn)代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思想基礎。

  《崇禎歷書》撰完后,明已近滅亡,未能用來編歷。清初,湯若望將《崇禎歷書》刪改為103卷,連同他編撰的新歷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頒發(fā)實行。新歷本定名為《時憲書》。刪改后的《崇禎歷書》更名為《西洋新法歷書》。

《夏小正》時代爭議
  《夏小正》這本古代文獻由“經(jīng)”和“傳”兩個部分組成?!敖?jīng)”是正文,“傳”是注解。《夏小正》經(jīng)文全篇共400余字,按12個月份排列,記載著每個月份的物候、氣象、天文,以及各個月份應該進行的生產(chǎn)事項,如漁獵、農(nóng)耕、蠶桑、制衣、養(yǎng)馬等。看來,它是一個統(tǒng)集關于生產(chǎn)活動的安排日程表和經(jīng)驗總結。弄清它產(chǎn)生的時代,對于我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應該是很有用的。那么,它究竟是哪個時代的文獻呢?

  有人認為它是西漢時代所編寫的,因為《夏小正》最初出現(xiàn)在西漢戴德編纂的《大戴禮記》中?!端鍟そ?jīng)籍志》就把《夏小正》定為“戴德撰”。這當然是不足信的?!洞蟠鞫Y記》一書固然收入了西漢時的一些著作,如《孔察篇》說:“秦王……怨毒盈世,……子孫誅絕?!边@樣是大秦朝的話,只有西漢人才能寫得出來。但以西漢,經(jīng)過秦“焚書”之后,一些埋藏的古籍正在陸續(xù)發(fā)現(xiàn),《大戴禮記》也必然搜集了一些較古的文獻。

  《夏小正》采用夏代的歷法記事,《今本竹書紀年》中又有夏禹元年“頒夏時于邦國”一語,歷來不少人就認為,它是夏王朝的職官所紀,是夏代的文獻。但是根據(jù)考古學的材料,夏代從時間上推算相當于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這些文化遺址所出土的陶器上僅有很簡單的符號字。說夏代已能用文字對天文、氣象、物候和如此系統(tǒng)的記錄,實難令人相信。

  《古本竹書紀年》稱夏禹“居陽城”,陽城在今河南西部的登封縣內。近年來考古學家也認為,夏王朝的活動地區(qū)在河南的西部和山西的西南部。有人據(jù)此主張,《夏小正》是西周、春秋時代居于原來夏人領域、沿夏代歷法者所作,它很可能是晉國的文獻?!蹲髠鳌酚洉x國史實多用夏歷,便是明證。但《夏小正》中所記的事物都在淮海地區(qū),如說“雀入于海為蛤”,“玄雉入于淮為蜃”。他們如果看不見淮河和海,是不會如此記載的。再如,正月經(jīng)文中記有梅、杏、桃等開花,這在黃河流域聽晉國也是不可能的。二月的經(jīng)文里不有“剝鱒”一條。這個“鱒”就是如今的所子鱷,它居住在長江中下游,晉國也不會有這種東西。

  夏朝滅亡后,夏王的子孫被封在杞國(今河南省杞縣)。《禮記·禮運篇》載,孔子曾經(jīng)想考察夏代的政治情況,因而到杞國去,但夏代的文獻已大多散失,他只是“得夏時”罷了。這里所謂的“夏時”,大概就是《夏小正》一書。司馬遷在寫《史記·夏本紀》進又說:“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根據(jù)以上資料,有人認為《夏小正》是杞國職官所記,而經(jīng)過孔子審定的。

  杞國的歷史很長,它曾經(jīng)是殷王朝的諸侯國,后來又成為周王朝的諸侯國。它的國土原在淮海地區(qū),到春秋魯僖公時期,杞國受到淮夷的侵犯而內遷了。如果《夏小正》是杞國的文獻,那么它一定是在內遷之有早就寫成。而且,《夏小正》文句簡奧,大多數(shù)是二字、三字或四字就成一完整句子;還有《夏小正》經(jīng) 文中用的一些借字,春秋以后很少用了。由此推定,它的成書年代必在春秋早期以前。

  有的天文學家根據(jù)星象稱動的規(guī)律,測出《夏小正》所言的天體現(xiàn)象,恰和周初即公元前一千年的觀象相合。于是認為,這本書的編纂當在西周初年。有人推測,商代后期才有大量的甲骨文出現(xiàn);《尚書·多士》篇說:“唯殷先人有冊有典?!蹦敲催@本書的撰寫可能在商代后期或商末周初,是當時居住在淮海地區(qū)、沿用夏代歷法的杞國人整理記錄而成?!断男≌方?jīng)文中有兩處出現(xiàn)“王”字,一說“王始裘”,二說“王狩”。有人指出,在西周銅器散氏盤銘文中,“矢”作為宗周王畿附近一個小國,它已公然稱“王”,遠在淮海地區(qū)的杞國,當然更能稱王了。

  不過,《夏小正》的歷法十分簡單,它只是把一年分成12個月,沒有置閏月的方法,更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它所記載的自然界現(xiàn)象,以動植物的變化最多,可見這是一種較原始的觀象授時的歷書;它所記的生產(chǎn)活動,也只有農(nóng)業(yè)、畜牧、漁獵、采集,而沒有提到“百工”之事,手工業(yè)生產(chǎn)在當時還很不發(fā)達;許多跡象表明,它很可能是夏朝流傳下來的關地生產(chǎn)活動的世代經(jīng)驗的積累。況且,據(jù)《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夏桀后來“出奔南巢氏”,有人認為就在今安徽巢縣一帶。夏朝末年的統(tǒng)治中心,應該也有淮海地區(qū)。
  究竟《夏小正》是什么時代的作品,這需從歷史學、這需從歷史學、文字學、地理學、考古學、天文學等各個方面作綜合考察,方能得出較右可靠的結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